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

焦点关注:咖啡飘香的魔都,成立一家咖啡博物馆如何?|上海会客厅

商道 来源:周到上海      时间:2023-05-22 18:49:59

最近正值上海咖啡文化周举办期间,活动现场咖香四溢,好不热闹。在上海咖啡文化周启动当天,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山海经节目以寻找上海咖啡馆的“原点”为主题(点击见报道)推出报道,受到业界关注。

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位于徐汇滨江的主会场

作家、原《文汇报》高级记者余之先生看了视频节目之后,提出了其个人建议,他认为,目前上海咖啡馆数量已经达到8530家,如果能筹建一座“上海咖啡博物馆”的话,也许又能成为一个新地标。据悉,多年之前,曾有专家提出过这个想法,但当时觉得操作难度比较大,而且时机不成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咖啡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咖啡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邀请到来自博物馆、文化界和媒体界的多位嘉宾,请他们分享自己和上海咖啡的故事,以及对成立咖啡博物馆的看法。

如果城市有了一座咖啡博物馆

何振华:资深媒体人、上海作家、杂文家、评论家,每天起码两杯咖啡

一座城市,如果有两样东西特别多,一是博物馆,二是咖啡馆,那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及其浪漫的人文色彩一定是格外吸引人的。上海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一百六十多家,而沪上咖啡馆有八千五百多家,居全球之首,在中西建筑文化荟萃、东方风情氤氲的魔都再添一座咖啡博物馆,我认为是可行的。

Museo Coffee之前在徐汇区喜泰路的“咖啡博物馆”

前年,我同友人在金山卫的山阳田园游玩,那里就有一家咖啡馆(Museo Coffee)挂牌“咖啡博物馆”。馆内展陈有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咖啡器具收藏,博物馆的后面是咖啡农庄,主人从云南普洱引进了咖啡树,游客在这座集博物馆、咖吧及民宿于一体的静谧田园中,完全能够体验咖啡制作“从种子到杯子”(从采摘、烘培到萃取)的全过程。

位于山阳田园的“咖啡博物馆”,目前集咖啡种植大棚、咖啡主题民宿、精品咖啡馆运营、专业咖啡技能培训为一体

当然,要建立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咖啡博物馆,不妨可以在既有的基础之上更加丰富其展陈,它的价值更是体现在咖啡于魔都的历史及现实意义。说到底,不管是关注咖啡在开埠后的上海的“原点”,还是作家们迄今仍津津乐道的公啡咖啡馆与鲁迅,一部上海近现代史直至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咖啡是闹市深处、梧桐背后的人文媒介或情感点缀,是海派文化的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我个人觉得,如果城市里有了一座咖啡博物馆,起码能为咖啡飘香的魔都平添一处让人含英咀华、沉潜往复的从容徜徉之处。

上海咖啡就是上海近现代史的别册

罗英:资深出版人、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长期关注美食话题

侬问我上海是否可以成立咖啡博物馆?当然需要啊,而且是当仁不让的。一部上海咖啡史,就是一部上海近现代史的别册。如果有一纸征集上海咖啡博物馆藏品的招募函,相信上海人都会搜搜刮刮掏箱底的,相当于古玩级别、甚至文物级别的咖啡用品都会浮出水面,汇聚起来,一点也费功夫的。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市中心的“梧桐区”寄卖商店和旧货商店最多的就是咖啡杯、咖啡勺、咖啡壶,我妈妈就花一二只角子(指人民币1角、2角)买过两把小铜勺用来舀绵白糖和细盐。我还喜欢上了一对果绿的、瓜棱状的老琉璃咖啡杯,那种经典的果绿色,内敛,一点点不张扬的。

同款绿色老琉璃咖啡杯,网络图仅供参考

如果上海要成立咖啡博物馆,设在哪里呢?我个人以为,似乎咖啡和图书是绝配,来我们世纪出版园如何呢?发动爱咖啡的编辑们,把上海的咖啡历史也翻个底朝天,一定还原一段上海咖啡历史的峥嵘岁月。

咖啡博物馆:社会公众参与的文化场景

陈汉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咖啡曾经是上海人家里重要的待客品,也曾经是上海时尚洋气的象征之一。现在,咖啡已经成为许多上海市民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虽然仪式感没有那么强了,但是其必须性提升了。未来,上海的咖啡应该不仅仅是上海味道的一部分,更希望能在业态上多元化,体现这座城市的速度、温和和包容度。

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上现场的音乐表演活动

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来看,以咖啡为主题的博物馆会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博物馆。从其实际落地而言,咖啡博物馆可以是一个从内容策划到陈列布展,并成为从专业团队到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公众文化的场景。

孕育出经典上海咖啡文化符号

姜浩峰:资深媒体人、新民周刊主笔,喜爱手冲美式,每月至少25杯咖啡

现在中国哪里都有咖啡馆,但论及中国咖啡文化的发祥地,上海一定是其中之一。当然,我这样的说法一定会有朋友不满意,他们会坚持认为上海是中国咖啡的发祥地,没有之一。但要知道,就是在19世纪,云南就有种植咖啡,诸如天津、香港等地也有咖啡馆出现。上海没必要称自己是中国咖啡文化的先驱,即使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号称领风气之先的情况下,鲁迅先生也多喝绿茶而少碰咖啡。

从博物馆的角度,我觉得可以发掘的不仅该有老底子上海的咖啡馆文化,也可以涉及解放以后各个时期的咖啡文化。有些尽管是苦中作乐,但却是时代标杆。比如过去上海咖啡厂的咖啡茶,或上世纪七十年代毛竹筷子做勺子、玻璃杯喝咖啡的光景。改革开放后的咖啡文化,也可以一一讲述。

第三届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徐汇滨江沿线100多家咖啡品牌亮相

今年的咖啡文化周确实热闹,但如何在上海铸造出更丰富厚实的咖啡文化内涵,其实还是要从更长的历史维度去看问题。比如在网红咖啡馆的基础上,孕育出经典的上海咖啡文化符号,比如让咖啡与文化艺术界擦出新的火花。

我愿捐赠一只外婆传下来的咖啡壶

范基农:海派人士,沪上知名古董收藏家,每天起码两杯咖啡

说起咖啡,我在五岁时就知道咖啡了,那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那个特殊年代,咖啡也算是“奢侈品”了。记得那时每天早上总会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从楼下灶披间传到我住的二楼上来,我好奇地从窗口往下看,只见炉子上一只铝制壸顶端有一只透明玻璃球,内有褐色的液体在上下翻滚,而那香味就是从这壶中传出。保姆阿凤阿姨将壶中液体倒入杯中,杯放在碟上,端着从楼下送到我隔壁邻居房内。

我好奇地问我母亲这是啥?母亲答:咖啡。后来,母亲就带我去南京西路铜仁路口的上海咖啡馆及德大西餐社喝咖啡。母亲也会买些上海咖啡厂出的咖啡,回家用纱布缝个小袋子把咖啡放在里面煮着喝。这一喝便上了瘾,到了我工作有收入后便去淮海中路陕西路口的上海食品二店购现磨咖啡喝。后来,上海的咖啡馆越开越多,我便经常去咖啡馆吃咖啡。

我喜欢找一些环境情调好而且最好有户外的咖啡馆喝咖,尤其是一些欧式风格的文艺咖啡馆。我写的《西洋收藏杂谈》一书中的不少章节都是在这些文艺咖啡馆里写就的,我觉得在这些文艺咖啡馆,一杯咖啡,一支笔,思路敏捷,笔尖沙沙。近年沪上开了不少特色咖啡馆,我几乎是开一家就去品尝一下。如乔家栅的乔咖啡,邵万生与津久合作的咖啡,上咖咖啡,茂昌眼镜咖啡,武康路的邮局咖啡等,这些咖啡馆丰富了咖啡的文化内涵,给市民生活添姿加彩。

同款咖啡壶,网络图仅供参考

上海咖啡馆数量不但数量多,而且历史悠久。所以我觉得十分有必要建个咖啡博物馆,馆内可以设置一些老咖啡壶、咖啡杯、听装咖啡实物及咖啡馆老照片等,展品可从民间收集或收藏家捐赠。前文提到的那种咖啡壶(美国原产铝制带玻顶,烧小壶咖啡)我外婆以前有,后传给了我母亲,我母亲又传给了我,若咖啡博物馆建成,我个人愿捐赠出来。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